《眼科新进展》  2019年8期 772-775   出版日期:2019-08-05   ISSN:1003-5141   CN:41-1105/R
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的效果


        角膜塑形镜,又称OK镜,是一种特殊的硬性角膜接触镜,配戴后角膜中央区域的弧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平,从而暂时性降低一定量的近视度数,是一种可逆性非手术的物理矫形治疗方法。近年来有很多研究报道角膜塑形镜能明显控制儿童近视进展和延缓眼轴增长[1-5]。角膜塑形技术也成为了眼视光学的研究和应用热点。为进一步探讨角膜塑形镜矫正青少年近视的疗效及控制近视进展的效果,我们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诊断为真性近视验配夜戴型角膜塑形镜,连续配戴2 a以上并按时复查者110例206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双眼配戴者96例,单眼配戴者14例;男43例82眼,女67例124眼。初诊年龄8~17(12.01±2.43)岁,等效球镜度数为-0.75~-6.00(-3.35±1.61)D。按近视程度分为低度近视组(等效球镜度数≤-3.00 D)和中度近视组(等效球镜度数>-3.25~-6.00 D),其中低度近视组96眼,等效球镜度数为(-1.95±0.78)D,年龄为(11.56±3.36)岁;中度近视组110眼,等效球镜度数为(-4.50±1.16)D,年龄为(12.51±3.11)岁。按角膜曲率平坦值分为低曲率组(角膜曲率平坦值≤43.0 D)和高曲率组(角膜曲率平坦值>43.0~46.0 D),其中低曲率组122眼,角膜曲率平坦值为(41.92±0.81)D,年龄为(12.07±3.01)岁;高曲率组84眼,角膜曲率平坦值为(43.91±0.66)D,年龄为(11.58±3.31)岁。选用欧普康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或美国菁视原装进口的角膜塑形镜,材料类型为氟硅丙烯酸酯聚合物,左眼为蓝色,右眼为绿色,均为夜戴型。所有患者经检查需符合以下标准:(1)经眼部常规检查,无眼部急性或慢性疾病;(2)排除因球镜度数高于-6.00 D或角膜中央厚度小于0.4 mm或角膜中央e值小于0.3等不适合戴镜者;(3)无干眼症,对角膜接触镜及角膜接触镜护理液无过敏;(4)卫生条件良好,依从性好,具备自理能力,年龄8岁以上。为减少测量误差,所有检查项目均由同一医师进行。
1.2 方法
1.2.1 验配方法
 戴镜前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眼部检查,包括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裂隙灯显微镜、非接触式眼压、眼底、综合验光、眼轴长度、干眼分析、角膜地形图、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角膜厚度等检查,建立健康档案。签订知情同意书,根据眼部常规检查结果确定患者最适合的标准镜片试戴,15~30 min后行裂隙灯下荧光染色观察镜片位置、活动度及有无异物感、流泪等不适,确定患者最适宜的镜片参数。指导患者及家属角膜塑形镜正确使用及保养方法,制定连续的戴镜后复诊计划。
1.2.2 复查及观察指标 戴镜后1 d、1周、2周、1个月、3个月复诊,以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如有眼部不适,立即就诊。检查UCVA及最佳矫正视力、残余屈光度数、镜片配适状态及镜片情况;同时记录戴镜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 a、2 a患者角膜曲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中央角膜厚度、眼轴长度等,并分析变化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各计量资料以x?±s表示。本研究各观察指标数据资料经SW检验证实呈正态分布,经Levene检验证实方差齐。各组检查结果数据资料总体差异比较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的多重比较均采用LSD-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戴镜后UCVA和残余屈光度 所有患者戴镜后UCVA均较戴镜前明显提高,戴镜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 a、2 a与戴镜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27、31.42、30.93、31.95、31.72;均为P<0.05;见表1)。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UCVA在戴镜后1 a、2 a与戴镜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他各时间点两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低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UCVA在戴镜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 a、2 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见表2)。
        所有患者戴镜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 a、2 a与戴镜前等效球镜度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见表1)。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等效球镜度数在戴镜后1 a、2 a与戴镜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他各时间点两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低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等效球镜度数在戴镜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 a、2 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见表2)。
2.2 角膜曲率平坦值变化 所有患者戴镜后角膜曲率平坦值均明显下降,戴镜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 a、2 a与戴镜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03、24.04、19.97、23.54、21.89;均为P<0.05;见表1)。低曲率组角膜曲率平坦值在戴镜后1 a、2 a与戴镜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他各时间点两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曲率组角膜曲率平坦值在戴镜后1个月、2 a与戴镜后3个月、6个月、1 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他各时间点两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低曲率组与高曲率组角膜曲率平坦值在戴镜后各观察点两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见表3)。
2.3 眼轴长度、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 戴镜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 a、2 a与戴镜前相比,眼轴长度(t=1.73、1.37、0.96、1.48、0.47)、中央角膜厚度(t=0.99、0.92、1.64、1.34、1.42)、角膜内皮细胞计数(t=1.14、0.64、1.14、0.64、1.0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见表1)。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的眼轴长度、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在戴镜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 a、2 a 两两时间点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戴镜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 a、2 a,低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眼轴长度、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 P>0.05;见表2)。





3 讨论
        现代角膜塑形镜通过机械压迫作用、按摩作用、液压机制等减缓眼轴增长速度,提升患者UCVA,达到近视临床矫治的目的[6]。目前对其控制近视的机制还未完全明了,但主流研究认为,近视患者的眼轴常常过长,其眼球后极部呈长椭圆形,如果用普通单光镜片矫正黄斑中心凹的屈光不正,就会使周边视网膜处于远视性离焦状态,而这种周边远视性离焦可能是促进近视发展的重要原因。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形态发生变化,周边视网膜形成了近视性离焦状态。这种周边视网膜的近视性离焦可阻止近视进展,减缓眼轴增长[7-12]。诸多研究也表明,角膜塑形镜是目前所有干预近视进展的光学方法中最有效的,其控制近视增长率为40%~60%[1-5]。有研究结果显示,配戴角膜塑形镜1 d后近视度迅速下降(1.66±0.50)D,10 d后趋于稳定[13]。郭曦等[14]对30例患者进行长达7 a的随访结果显示,戴镜7 a后UCVA、球镜度数、角膜曲率平坦值分别为4.70、-2.80 D、42.40 D,与戴镜后6个月相比,基本趋于稳定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组资料也表明,从初诊到戴镜后1个月近视患者的球镜屈光度显著降低,UCVA明显改善,角膜曲率明显下降,患者的UCVA及角膜曲率都维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但UCVA、残余屈光度在戴镜后1 a、2 a与戴镜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时间点两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角膜塑形镜的作用在配戴1 a以后有所下降,建议重新验配。本组资料也显示,低曲率组角膜曲率平坦值在戴镜1个月后趋于稳定,而高曲率组角膜曲率平坦值在戴镜3个月后趋于稳定,说明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曲率的改变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变化就比较缓慢,并不一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越来越扁平。
        根据近视离焦学说,配戴角膜塑形镜能延缓青少年眼轴增长。Kakita等[1]对 8~12 岁的42例角膜塑形镜和50例框架眼镜配戴患者进行对比研究,2 a后角膜塑形镜组眼轴长度增加(0.39±0.27)mm,小于框架眼镜组的(0.61±0.24)mm。Hiraoka等[2]在随访5 a的研究中发现,与配戴普通框架眼镜的患者相比,配戴角膜塑形镜可以减慢眼轴增长,5 a后角膜塑形镜组的眼轴长度增加(0.99±0.47)mm,而对照组增加(1.41±0.68)mm。国内谢培英等[15]研究表明,青少年配戴2 a框架眼镜后的眼轴长度增加是角膜塑形镜的2倍。郭曦等[14]研究表明,戴镜前至戴镜7 a及以上眼轴长度从(25.59±1.07)mm 缓慢增加到(26.28±1.44)mm。本研究中,配戴角膜塑形镜2 a后的眼轴长度变化不明显,和上述研究结果一致,说明角膜塑形镜能较好地延缓眼轴增长。
        角膜塑形过程中,在镜片的物理受压作用下角膜曲率由陡变平,角膜上皮由中央向周围推移,中央部上皮变薄,组织重新分布,层次排列紧密,角膜厚度可能有轻度变薄的倾向[15]。谢培英等[15]研究显示,配戴角膜塑形镜5 a后中央和周边角膜厚度改变均不明显,并且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细胞比例均无明显变化。本组资料结果显示,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在戴镜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 a、2 a与戴镜前相比未发现明显变化。角膜塑形镜的安全性是评估能否持续长期配戴的关键之一,对其评价大多聚焦于验配角膜塑形镜对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视觉质量及眼表并发症等方面,本研究未对视觉质量及眼表并发症进行统计研究,尚待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综上,在规范验配、操作和良好依从的前提下,角膜塑形镜可以快速并持续稳定地提升患者UCVA,减缓眼轴长度的增长,但角膜塑形镜的作用在配戴1 a以后有所下降,建议重新验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