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新进展》  2019年1期 75-78   出版日期:2019-01-05   ISSN:1003-5141   CN:41-1105/R
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病理特点与预后


        脉络膜黑色素瘤(choroidal melanoma)是由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组成的神经外胚叶性肿瘤,其组织来源为脉络膜基质内的黑色素瘤细胞,是成人眼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容易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其恶性程度高,易导致失明和死亡。国内报道其发病率为0.02%~0.06%[1],仅次于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病率1∶15 000~1∶28 000。我们通过对31例(31眼)脉络膜黑色素瘤病理特点及预后的观察和总结,希望发现脉络膜黑色素瘤的预后与其病理学特点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3年10月至2014年3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住院的31例(31眼)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1例(31眼)患者术前均行各项眼部检查,明确诊断后入院行眼球摘除术,术后经病理学切片证实。
1.2 组织病理学切片的制作 31只眼球标本均采用德国LEICA公司生产的组织石蜡包埋机(EG1160)行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切片厚度6 μm,每隔5张取1张切片,每例标本取20张。切片烘干后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对黑色素含量较高的肿瘤采用脱色素处理后再行常规HE 染色。
1.3 分类方法 按美国1986年成立的多中心协作眼部脉络膜黑色素瘤研究项目(Collaborative Ocular Melanoma Study,COMS)标准对肿瘤进行分类[2]:(1)大肿瘤:肿瘤顶点高度≥2.0 mm且最大基底直径>16.0 mm,或顶点高度>10.0 mm;(2)中等肿瘤:肿瘤顶点高度>2.5~10.0 mm,且最大基底直径≤16.0 mm;(3)小肿瘤:肿瘤顶点高度1.0~2.5 mm,且最大基底直径>5.0 mm。按照1980年WHO分类法参照肿瘤细胞的形态分类[3]:(1)梭形细胞型(A型和B型):A型瘤细胞细长,核呈长梭形,染色质细而均匀,核仁不明显,核分裂罕见;B型由较肥大的梭形细胞构成,具有大而卵圆的核,核仁明显,核分裂较常见,梭形细胞常排列成束状、珊栏状或旋涡状。(2)上皮细胞型:细胞为圆形或多边形,细胞形态和大小常不一致,核多异形性,核仁明显可见,核分裂多见,细胞浆丰富,所含色素多。(3)混合细胞型:瘤组织由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小多边形细胞等多种形态的瘤细胞构成。(4)其他类型:如坏死型、气球状细胞型等。按照肿瘤前缘累及部位分为[4]:后部肿瘤(赤道部后)、前部肿瘤(赤道部前但不累及睫状体)、睫状体脉络膜黑色素瘤(赤道前部累及睫状体),肿瘤累及视神经则归为旁视神经肿瘤。根据肿瘤细胞向巩膜外蔓延程度分四级[4]:Ⅰ级:肿瘤细胞累及巩膜;Ⅱ级:肿瘤细胞累及巩膜但局限于巩膜层内;Ⅲ级:肿瘤细胞穿透巩膜全层达眼球表面;Ⅳ级:眼球外蔓延生长。根据脉络膜黑色素瘤临床表现可分为四期:眼内期、青光眼期、眼外蔓延期和全身转移期[5]。肿瘤眶内蔓延途径[6]:(1)沿巩膜导管和巩膜涡静脉蔓延;(2)直接侵犯巩膜,向眼球外蔓延;(3)沿筛板直接蔓延;(4)侵犯视网膜、睫状体、虹膜、结膜。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 31例患者中男18眼(58.1%),女13眼(41.9%);均为单眼发病,右眼17眼(54.8%),左眼 14眼(45.2%);年龄30~71岁,平均52.5岁,发病高峰期男性为41~60岁,女性为51~70岁(图1)。



2.2 肿瘤的位置 肿瘤位于睫状体者7眼,位于赤道后者15眼,位于旁视神经者4眼,位于赤道前者5眼。
2.3 肿瘤形状和大小 31眼脉络膜黑色素瘤中,瘤体呈蘑菇状者6眼,呈圆顶状者5眼,呈类圆形者3眼,呈半圆形者4眼,呈扁平形者12眼,呈弥散状者1眼。按肿瘤大小分,大肿瘤8 眼,中等肿瘤23眼。继发视网膜脱离者22眼(大肿瘤5眼,中等肿瘤17眼),5眼大肿瘤均属于眼外期,伴有大量坏死(1例视力仅存光感,4例无光感)。
2.4 肿瘤细胞类型 31眼脉络膜黑色素瘤中,混合细胞型20 眼(眼内期15眼,青光眼期2眼,眼外蔓延期2眼,全身转移期1眼),梭形细胞型7 眼(眼内期4眼,青光眼期1眼,眼外蔓延期2眼),上皮细胞型4眼(眼内期3眼,眼外蔓延期1眼)。31例患者中有2例死亡,均为混合细胞型并发肝转移,存活时间为术后17个月(属于全身转移期)和28个月(属于眼内期)。图2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类型。
2.5 肿瘤眶内蔓延途径 共16眼发生眶内蔓延,其中,沿巩膜导管和巩膜涡静脉蔓延者6眼,直接侵犯巩膜、向眼球外蔓延者5眼,沿筛板直接蔓延者1眼,侵犯视网膜、睫状体、虹膜、结膜者4眼。图3示脉络膜黑色素瘤的侵犯部位。
2.6 肿瘤向巩膜外蔓延程度 Ⅰ级15眼,Ⅱ级6眼,Ⅲ级3眼,Ⅳ级7眼。在Ⅳ级中有4眼伴有大量坏死,大部分为大肿瘤。




2.7 预后 术后随访3~84个月,共随访到22眼,5眼位于睫状体,10眼位于赤道后,3眼位于旁视神经,4眼位于赤道前。22例中2例死亡,1例于术后28个月伴肝转移死亡(中等大小肿瘤,赤道后,混合细胞型,血流不丰富,无巩膜外侵犯),1例为较少见的弥漫性脉络膜黑色素瘤于术后17个月伴肝转移死亡(中等大小肿瘤,睫状体脉络膜黑色素瘤,混合细胞型,巩膜外侵犯)。其余20例均健在。
3 讨论
        眼部黑色素瘤常起源于血供丰富的眼球壁中层的葡萄膜,其中脉络膜占85%,虹膜占6%,睫状体占9%[7]。脉络膜黑色素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发病率约1/10万,以白种人为高,黑人少见,占葡萄膜黑色素瘤的85%。平均发病年龄约为50岁,50%发生于50岁以后,男女发病率相近,左右眼发病率一致[8]。绝大多数是单眼、单灶性发病,而双眼发病或同一眼内多灶性肿瘤的病例非常罕见[8]。本组患者31眼中,男18眼(58.1%),女13眼(41.9%);均为单眼发病,右眼17眼(54.8%),左眼 14眼(45.2%);年龄30~71岁,平均52.5岁。发病高峰男性为41~60岁,女性为 51~70岁,说明青壮年是本病的好发年龄,但青少年及儿童的发病率亦不能忽视。文献报道其发病年龄较小者分别为6岁、11个月、9个月[9]
        影响脉络膜黑素瘤预后的主要因素:(1)肿瘤前缘位置:瘤体前缘接近睫状体部位时,其预后较差。分析原因为:一是睫状体血管很丰富,睫状肌运动会增加瘤细胞经血管转移的几率;二是睫状体和脉络膜周边部的肿瘤部位比较隐蔽,若瘤体较小,一般早期无明显症状,诊断比较困难。本研究中,共随访到5眼肿瘤位于睫状体者,均为中等大小肿瘤,随访到术后3个月~7 a,均健在。(2)肿瘤的体积:①体积较小的肿瘤预后较好,体积小的肿瘤(小于10 mm×10 mm×2 mm)多半为低度恶性[10],体积越大,预后越差;②瘤体基底部的宽度比瘤体隆起的高度更为重要,瘤体与巩膜接触面越广,越容易向眼外扩散或发生全身转移。本研究中,大肿瘤8 例,中等肿瘤23 例,无小肿瘤(因测量时肿物的基底部很宽,属于中等大小),中等大小的肿瘤居多。Shields等[9]发现,肿瘤高度大于8 mm时5 a内发生转移的几率是53.0%,3.0~8.0 mm者为32.0%,小于3.0 mm者为16.0%。最常见转移部位是肝脏(56%~100%),从肝转移到死亡的平均时间大约0.5 a[11]。本研究中死亡的2例均并发了肝转移,存活时间为术后17个月和28个月。(3)瘤细胞类型:恶性程度依次为上皮细胞型>混合细胞型>梭形细胞型,且梭形细胞型较少转移[12]。梭形细胞指的是瘤细胞核的形态,它是一种黏合细胞,有较强的凝合力;而上皮样瘤细胞为非黏合细胞,活动度大,凝合力差。凝合力较强的梭形细胞不易转移,而上皮样瘤细胞凝合力差,很容易发生转移,其可通过基底膜和内皮细胞之间的空隙进入血管腔而经血运转移[10]。本研究中梭形细胞型7 眼(眼内期4眼,青光眼期1眼,眼外蔓延期2眼),上皮细胞型4眼(眼内期3眼,眼外蔓延期1眼),混合细胞型20眼(眼内期15眼,青光眼期2眼,眼外蔓延期2眼,全身转移期1眼),与简天明等[13]报道相近,混合细胞型和梭形细胞型最多见。(4)肿瘤眶内蔓延途径[7]:巩膜导管是涡静脉、睫状后短神经及血管穿行眼球的孔道,该部位是巩膜壁的薄弱处,也是脉络膜黑色素瘤转移的主要途径。本研究结果显示,沿巩膜导管、巩膜涡静脉蔓延和侵犯巩膜、向眼球外蔓延是主要的蔓延途径。
        脉络膜或睫状体黑色素瘤经巩膜或角巩膜侵犯至巩膜外,一般预后较差,易发生局部复发或全身转移。Damato等[14]观察了1091例脉络膜黑色素瘤眼球摘除标本,发现巩膜受侵者占55%,本研究31眼中,巩膜受侵占48.4%(15/31)。
        有研究表明,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眼外侵犯还与肿瘤外形有关。简天明等[13]报道26例脉络膜黑色素瘤,其中半球形、类圆形肿瘤的眼球外侵犯率明显高于蘑菇形。本研究中眼外蔓延期肿瘤5例,扁平形3例,类圆形2例,与上述观点相符合。肿瘤形状的分辨除了蘑菇状、圆顶状,其他形状的划分可能会存在差异。对于隆起高度<2.5 mm的小肿瘤,早期诊断比较困难,需要借助其他的检查设备,如超声(B超)、核磁共振(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CT的融合显像技术(PET-CT)等[15]。此外还有一些因素影响预后,如病理性核分裂数量、瘤体内黑色素含量、视神经有无侵犯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肿瘤患者的预后评估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单凭某一因素做出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