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新进展》  2018年12期 1144-1147   出版日期:2018-12-05   ISSN:1003-5141   CN:41-1105/R
康柏西普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眼底疾病,典型特征为分支状脉络膜血管网及血管网末梢息肉状异常扩张,是导致患者视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1]。PCV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增加、色素上皮衍生因子下降,两者之间平衡被打破有关[2-3]。近年来抗VEGF药物在眼底血管性疾病治疗中应用较多,且国内以单克隆抗体片段药物为主。康柏西普为我国自主研发抗VEGF药物,其用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的报道较多[4-7],但国内关于其治疗PCV相关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行单中心、前瞻性、非对照试验,通过观察PCV患者经康柏西普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为康柏西普用于PCV治疗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确诊的PCV患者。入选标准:(1)满足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制定的PCV相关诊断标准[8],且入院时经眼底、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nce fundus angiography,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确诊;(2)均表现出视力下降症状,且均单眼发病;(3)性别不限,年龄>18岁;(4)配合完成本次治疗,均随访12个月。排除标准:(1)合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其他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者;(2)合并白内障、青光眼者;(3)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精神障碍者;(4)康柏西普过敏者;(5)正参与其他研究者;(6)相关资料不全者。并剔除中途退出或失访患者。最终入选患者50例(50眼),其中男34例34眼,女16例16眼,年龄45~83(66.58±4.02)岁;右眼发病19例,左眼发病31例;血管病变部位:黄斑中心凹下24例,中心凹旁20例,近中心凹6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注射前3 d先通过5 g·L-1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以预防感染,每天4次;入院第1天给予双眼泪道冲洗,术前1 d对术眼结膜囊冲洗,睫毛修剪。由本院经验丰富、专业医师完成所有玻璃体内康柏西普注射治疗。保证手术室内环境满足操作要求,选择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倍诺喜)对眼球表面麻醉,50 g·L-1聚维酮碘消毒液对结膜囊浸泡90 s,之后结膜囊经由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距离角膜缘3.5~4.0 mm处注射康柏西普0.05 mL(10 g·L-1),完成注射、拔针后通过无菌棉棒轻压针口10 s左右,预防药物回流;将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抹于术眼,无菌眼贴覆盖患眼,第2天去除,术后第2天行术眼5 g·L-1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普拉洛芬眼液滴眼,每天4次,持续1周。每个月复查1次,若患者存在以下情况:(1)自觉视力降低;(2)OCT复查显示有积液;(3)黄斑区新生出血病灶,3项中出现2项则需重复注射康柏西普。
1.3 术后随访 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行眼压、视力、OCT检查,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测定记录不同时间点矫正视力[通过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测,转换为最小分辨角之对数视力(LogMAR)]、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及眼压变化,其中视力评价标准:提高:即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提高至少2行,稳定:即BCVA不变或上下浮动1行内,下降:即BCVA下降至少2行。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数据以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者,多个时间点间行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注射情况 所有患眼注射1~4(2.85±0.50)次,其中注射1次者1例,注射2次者12例,注射3次者 33例,注射4次者4例。随访期间均无眼压增高、眼内炎等并发症发生。
2.2 患者不同时间点BCVA变化 不同时间点BCV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BCVA比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视力稳定者15例,提高1行者17例,提高2行者13例,提高3行者5例,提高率为70.00%。见表1。



2.3 不同时间点CMT变化 不同时间点C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CMT比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见表2。



2.4 患者眼压变化 不同时间点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前后各时间点患者眼压变化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见表3。



2.5 OCT和FFA检查结果 治疗前OCT图像可见患眼视网膜色素上皮显示高反射圆顶状隆起(图1A);治疗后3个月、6个月显示中心凹不同程度恢复(图1B、1C);治疗后12个月中心凹基本恢复正常(图1D)。治疗前FFA检查可见患眼黄斑区上端呈现多灶高荧光点(图2A);治疗后3个月、6个月显示患眼黄斑区渗漏不同程度下降(图2B、2C);治疗后12个月可见患眼黄斑区基本恢复正常(图2D)。




3 讨论
        临床治疗PCV以消退息肉样病变,提高患者视力或维持视力稳定为主要目标。对于黄斑中心凹之外的PCV患者来说,建议行激光光凝治疗;对于黄斑中心凹旁或下的PCV患者来说,考虑行光动力疗法,但其复发率较高,一般需长时间跟踪随访,且部分患者可能发生黄斑出血等并发症。近年来随着抗VEGF药物的研发及临床应用,有研究发现抗VEGF药物单独治疗PCV效果令人满意,特别是能有效改善患者视力[9]
        VEGF被证实与眼底血管性疾病发生及进展密切相关,特别是VEGF-A、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PIGF)均参与血管生成过程[10]。康柏西普是以仓鼠卵巢细胞系统为依据而产生的一种重组融合蛋白,对VEGF的亲和力强,可紧密结合于VEGF,且对VEGF-A各亚型、VEGF-B及PIGF能同时阻断[11-12]。康柏西普临床上采取玻璃体内注射方式,1次注射0.5 mg,半个月后眼内脉络膜、视网膜等各组织仍能检测到药物,可见玻璃体内注射1次持续作用较长。临床前试验发现,康柏西普主要通过对VEGF-A各亚型、PIGF阻断达到抗血管生成的目的[13]。1期试验发现,康柏西普注射1次后42 d患者平均BCVA有所改善,视力提高率85%左右[14]。2期试验发现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1次效果可维持1 a或1 a以上[15]。上述研究表明,康柏西普在改善患者视力上可行,其机制可能与抗血管生成有关。
        目前国内关于康柏西普治疗PCV的相关报道尚少。本研究对50例PCV患者行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注射1次后间隔1个月复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重复注射。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 1周BCVA比治疗前提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本组患者年龄较大、血管病变位置或既往有抗VEGF药物干预有关。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BCVA比治疗前均明显提升,提示康柏西普注射能有效改善PCV患者视力,这与康柏西普药性发挥持续作用长有关。OCT具有高分辨率、无创伤、量化分析等特点,对视网膜结构可清晰、直观地显示。本研究通过OCT测定患者CMT结果显示,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CMT比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可见康柏西普能有效改善PCV患者视力,减轻黄斑水肿。分析其原因:康柏西普为人源化VEGF受体抗体,是VEGFR-1/2细胞外结构域2/3,细胞外结构域4与人IgG1Fc片段之融合蛋白,亲和力强,通过结合于VEGF-1各亚型、VEGF-B及PIGF,可直接抗VEGF-A、VEGF-B,且持续作用时间长(超过12个月)。可见康柏西普抗VEGF强。本研究显示,康柏西普治疗并不影响眼压变化,且无一过性眼压升高等并发症发生,安全性较高。相关报道显示,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PCV疗效较好,术后6个月息肉完全消退率为77.70%[16],术后12个月完全消退率为66%[17]。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2个月患眼黄斑区、中心凹基本恢复正常,治疗效果好。由于国内关于康柏西普用于PCV的可行性尚不明确,且本研究尚未分析其远期疗效,关于其近远期疗效仍需通过多中心、大规模研究进一步分析。
        综上所述,康柏西普治疗PCV有一定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减轻黄斑水肿,且对眼压无明显影响,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