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新进展》  2018年10期 972-976   出版日期:2018-10-05   ISSN:1003-5141   CN:41-1105/R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的临床观察


        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igment epithelial detachment,PED)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中一种常见的病理表现。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AMD认识的加深,人们开始意识到在AMD不同类型中的PED也有表现上的差异,如息肉样脉络膜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retinal angiomatous proliferation,RAP)以及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中的PED可能在病变大小、性质、合并的视网膜改变等方面存在差异[1]。因此,对PED的深入观察可能为我们提供AMD不同病变类型的鉴别诊断依据,更好地认识及理解各类病变发展的特征,同时也更精确地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分析。为此,我们回顾性分析了96例(124眼)具有PED的AMD患者,并根据多模式影像检查将其分为RAP-PED、PCV-PED、CNV-PED,并结合文献将PED的特征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7年我院经多重影像分析确诊为AMD(包括RAP、PCV、CNV)且合并PED的患者96例(124眼)。所有患者中仅纳入有PED的眼别,另一眼具有AMD但未有PED者仅作为辅助诊断,不纳入分析。所有患者均排除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炎症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以及肿瘤等病变。根据多模式眼底影像检查结果将PED患者分为RAP-PED、PCV-PED及CNV-PED三种类型[2]。根据影像学特征将PED分为浆液性PED、出血性PED和混合性PED[3]。将各类病变中PED的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眼底自发荧光(fundus autofluorescence,FAF)及OCT影像进行对比分析。96例患者中男54例、女42例,双眼患者28例(其中17例为同时发病,11例为先后发病、发病间隔时间3个月~2年)、单眼者68例;年龄(63.62±3.4)岁,患病时间1周~3个月。患者以不同程度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就诊。其中RAP-PED为10例(10.42%),PCV-PED为32例(43.75%),CNV-PED为54例(45.83%)。所有纳入分析的数据及影像资料均为治疗前数据。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裂隙灯显微镜、散瞳后间接检眼镜、眼底照相及FAF检查。眼底彩色照相采用TOPCON眼底照相机(TRC-5EX)进行,眼底红外照相、FAF及FFA检查采用德国海德堡HRA眼底血管造影仪进行,患者散瞳后首先拍摄后极部彩色眼底像及红外眼底像,随后行488 nm波长激光进行FAF扫描,调节敏感度旋钮,连续采集 3~5张图像,使用Herdelberg Eye Explore 软件处理,得到FAF影像。随后给予患者静脉注射0.15 g·L-1荧光素钠3 mL,8~10 min后加滤光片进行各个象限拍摄,起初为连续拍摄,后改为间歇拍摄,获取FFA像。OCT检查采用海德堡Spectralis HRA OCT进行,扫描部位为以FFA及眼底照相的病变部位进行全范围扫描,选择图像质量与位置较佳的图像进行标记保存。
2 结果
2.1 RAP-PED影像特征 10例RAP-PED的患者中9例为双眼发病,1例为单眼发病。其中Ⅱ期者3例,Ⅲ期7例。所有患者均为浆液性PED,大小为 2~4个视盘直径不等。眼底表现为椭圆形或圆形病灶,呈透明囊样隆起。6例患者合并有视网膜内出血渗出。眼底红外照相可见PED区域呈暗荧光,其中新生血管呈不同形态的强荧光。FAF为黄斑区内圆形的中等强度自发荧光,内部新生血管区域呈相对更强的自发荧光。FFA:PED早期即显影,晚期荧光消退后病灶区内仍长时间有荧光素积存。OCT:PED呈“圆顶屋”样隆起,7例可见视网膜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高反射病灶位于PED内,3例患者病变位于PED之外。7例Ⅲ期患者视网膜脉络膜内病灶形成吻合。典型病例见图1和图2。




2.2.2 PCV-PED影像特征 32例PCV-PED的患者中30例为单眼发病,2例为双眼发病。其中PED类型复杂,22例为出血性、浆液性、混合性PED共存,6例为仅有出血性PED,4例为仅有浆液性PED。PED数量1~4个。眼底表现:21例患者视网膜下橘红色病灶,11例因视网膜下浓厚出血遮挡橘红色病灶。所有PED均呈边界清晰的圆形病灶,出血性PED内部为红色,浆液性呈透明样,混合性则多为上方透明、下方红色。病变处可见渗出或脱色素改变。眼底彩色照像可见圆形的PED病灶。FAF:浆液性成分较出血成分显示更强自发荧光。FFA:在视网膜下出血的情况下仍能显示PED的范围及大小,浆液性的PED内部因荧光素进入呈强荧光,而出血性部分则为遮蔽荧光,18例患者可直接显示扩张的息肉样病变。OCT:典型的PED特征外,还具有PCV典型的神经上皮脱离,拇指征、双线征。典型病例见图3和图4。




2.2.3 CNV-PED影像特征 54例CNV-PED的患者中37例为单眼发病,17例为双眼发病。其中38例为典型性CNV、16例为隐匿性CNV。眼底表现:所有患者CNV-PED黄斑区色素脱失,中心光反射不清或消失,38例患者可见明显玻璃体疣融合。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黄斑区出现浆液性或出血性神经上皮脱离;10例病程较久的患者可见瘢痕形成。FAF:圆形或类圆形的PED内为较强自发荧光,周围玻璃膜疣为强自发荧光,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区自发荧光消失。FFA:PED内均为荧光素积存。典型性CNV早期即显示CNV形态并荧光渗漏,隐匿性CNV则表现为无源渗漏,完全荧光素积存。玻璃膜疣及脱色素斑处随背景荧光增强、减弱、消失;相应的出血渗出部分表现为遮蔽荧光。OCT:PED大小不等,多个存在,形成波浪状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外观,合并CNV、视网膜内及视网膜下积液等特征。典型病例见图5和图6。




3 讨论
        本研究根据本组病例的观察结果并参阅相关文献,将各类型PED的区别及特征进行以下对比分析。首先,就各类PED的发生情况来看,RAP-PED在几类患者中最为常见,Donati等[4]报道64.7%的RAP患者合并有PED,并且RAP-PED通常较大;同时70.6%的RAP患者为双眼发病,因此RAP-PED也具有明显的双眼对称性。PCV-PED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在PCV高发的亚洲人群,我国的统计数据为54.2%[5],韩国的报道数据为25%以上[6]。而CNV-PED报道的发生率为23.8%[5]。其次,从病变发生的病理过程来,目前认为PED形成的共同基础机制目前认为是Bruch膜脉络膜渗透系数降低、色素上皮与脉络膜之间液体交换减少引起[7]。但各类PED的形成存在差异。就RAP而言,其RAP视网膜内层血管多位于外丛状层和内核层附近,这种瘤样增生发展进入视网膜下间隙,最终与脉络膜新生血管沟通,形成视网膜脉络膜吻合(retinal choroidal anastomosis,RCA)。当病变到达视网膜色素上皮与之紧密相连以及后期的RCA均可导致PED的发生,我们认为这也是RAP-PED发生率较高的原因所在[8]。对于PCV-PED的形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一项病理组织学的研究结果显示,息肉样病变临近Bruch膜,因此推测息肉样病变引发Bruch膜病变,疏水结构形成,引发PED[9];但对于息肉样病变位于脉络膜的PCV仍可能发生PED,因此PCV-PED的发生机制仍有待研究证实。CNV-PED的形成与RAP相反,随着年龄增长,Bruch膜、色素上皮、脉络膜毛细血管发生代谢异常,使得脂质代谢产物沉积于视网膜色素上皮之下,形成一层疏水性的结构;或是由于软性玻璃膜疣的逐渐融合,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泵的功能受损,液体无法外流,引发PED的发生,对AMD患者Bruch膜的病理分析基本证实了这一发病机制[10]
        从临床表现来看各类PED的差异。就PED的性质而言,RAP-PED多为浆液性PED。PCV-PED多为出血性或混合性PED,有报道结果显示在具有大的出血性PED的患者中85%最终确诊为PCV[11];Kwok等[12]报道PCV中59.1%为出血性PED,而浆液性PED仅占22.7%,因此出血性PED是公认的PCV的一个典型特征,同时PCV-PED还有一重要特征即多灶性和反复性。而CNV-PED则表现为浆液性脱离。这些特征与本组的观察结果相一致。各类PED还合并有各自特有的眼底特征。RAP的患者代表性的眼底表现还有明显的渗出,尤其是形成环形的渗出,RAP的出血常为多灶性且面积较小[13]。此外,RAP-PED在OCT上具有特征性的表现,即PED上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光带。PCV的典型特征包括FFA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对其息肉样病变的显影,OCT中PCV还具有息肉样病变拇指样突起,视网膜色素上皮与Bruch膜分离引起的“双线征”,视网膜下积液,这些特征与PED一起作为PCV典型的OCT表现[14]。CNV则合并有黄斑出血、渗出、盘状瘢痕等AMD的典型表现,必要时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以及OCTA均可明确诊断CNV。虽然目前几类病变均以抗VEGF治疗为首选,但治疗效果存在差异。RAP具有高度的血管新生潜力,发展的速度及程度较严重,同时视力预后不佳,由于PED通常较大,因此无论是光动力治疗还是抗VEGF治疗,发生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的可能性均较高。PCV-PED的治疗预后则和息肉样病变的部位、大小密切相关,是否联合光动力治疗更为有效目前仍然存在争议。CNV-PED预后差异较大,部分患者可长期维持不变,部分患者抗VEGF治疗后CNV和PED均消退明显,但较大的PED同样可能发生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15-16]
        综上,虽然各类型AMD中PED均是一类常见的眼底表现,但从PED发生的几率、类型、合并症状以及PED对治疗的反应等均不尽相同,因此加深对PED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更为精确地诊断不同亚型的AMD,并指导治疗及预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