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新进展》  2019年7期 615-619   出版日期:2019-07-05   ISSN:1003-5141   CN:41-1105/R
龙胆泻肝汤抑制葡萄膜炎大鼠Notch信号通路活化的作用


        葡萄膜炎是一类临床常见、反复发作的自身免疫性眼病,可造成眼组织不可逆性损害。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是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的CD4+T淋巴细胞亚群,其中Th17细胞介导免疫应答,而Treg细胞介导免疫抑制,二者在功能上互相拮抗[1]。在葡萄膜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Th17和Treg细胞发挥了重要作用。Notch信号通路是调节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维持机体免疫平衡的重要信号通路,可通过调控nave CD4+T 细胞向Th17、Treg细胞的分化而影响Th细胞的比例平衡[2]。有研究发现,龙胆泻肝汤(Longdan Xiegan Decoction,LXD)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作用,对前葡萄膜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3]。动物实验表明,LXD可有效减少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大鼠前房炎症细胞浸润,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恢复[4],但是LXD对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以及对Th细胞分化的影响尚未完全清楚。本研究拟通过检测LXD对EAU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Notch1、DL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IL-17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LXD在葡萄膜炎发病过程中对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及对Th17/Treg细胞比例平衡影响的作用,初步阐释LXD治疗葡萄膜炎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LXD配方颗粒(产品批号:1311007W,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FITC-CD4、PE-CD8、PE-IL-17、APC-CD25、 PE-Foxp3(eBioscience公司,美国);固定破膜试剂盒(BD公司,美国);miRNA组织/细胞快速提取试剂盒(艾德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cDNA逆转录试剂盒、2×SYBR Green I试剂盒(QIAGEN公司,德国);β-巯基乙醇、谷氨酰胺(Amresco公司,美国);胎牛血清、1640培养液(HyClone公司,美国);淋巴细胞分离液(Solarbio公司,北京);大鼠Notch1、DLL4、IL-10、IL-17蛋白ELISA试剂盒(基因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
1.2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选取45只6~8周龄成年健康Lewis雌性大鼠(体质量160~180 g,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随机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15)、EAU模型组(n=15)和LXD干预组(n=15)。其中EAU模型组和LXD干预组大鼠在后肢足垫、腹壁两侧和后背皮下各点一次性注射200 μL含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结合蛋白(interphotoreceptor retinoid-binding protein,IRBP)、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和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TB)H37RA混合的乳糜液以诱导EAU,而NC组大鼠在相同部位注射等量不含IRBP的乳糜液。LXD干预组大鼠诱导EAU后每天给予LXD 1000 mg·kg-1(大鼠使用剂量为临床等效剂量折算的5倍)灌胃处理,每天1次,直至大鼠处死。免疫后12 d收集各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织分离的T淋巴细胞中Th17、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分析Th17/Treg比例的变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T-PCR)检测Notch1、DLL4、IL-10和IL-17 mRNA在脾脏、淋巴结及眼组织中的表达;ELISA检测其相应的蛋白表达水平。
1.3 眼底炎症表现及组织病理学检查 免疫后12 d,各组随机选择3只大鼠,Genesis-D眼部照相机观察三组大鼠眼底炎症表现,腹腔注射100 g·L-1水合氯醛麻醉法处死,摘除同侧眼球,立即置于眼球固定液中固定24 h,之后眼球标本脱水、包埋、切片,行HE染色,观察睫状体和视网膜病理学变化。
1.4 QT-PCR检测Notch1、DLL4、IL-10及IL-17 mRNA的表达水平 三组大鼠随机各取6只,无菌条件下分离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每只大鼠各取部分组织冻存于-80 ℃冰箱中用于ELISA检测,其余样品用Trizol法在液氮中研磨后分别提取总RNA,超微量分光光度计(K5600,北京凯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检测RNA的纯度和浓度 (A260/A280为1.8~2.1)。用cDNA反转录试剂盒分别将提取的总RNA反转录成cDNA,Q-PCR检测Notch1、DLL4、IL-10和IL-17基因的表达(反应体系为20 μL,每个基因设3个复孔),GAPDH为Notch1、DLL4、IL-10和IL-17基因的内参。引物序列分别为:GAPDH:上游引物:5’-GACCACAGTCCATGACATCACT-3’,下游引物:5’-TCCACCACCCTGTTGCTGTAG-3’;Notch1:上游引物:5’-ATGGCCCCACCTGCAGACAAGATG-3’,下游引物:5’-GGCACGGCAGGCACAGCGATAG-3’;DLL4:上游引物:5’-CAAGAATAGCGGCAGTGGTCGTAA-3’,下游引物:5’-GTAGCGCAGTCTTGTGAGGGTGTT-3’;IL-10:上游引物:5’-TTCCATCCGGGGTGACAATAA-3’,下游引物:5’-TTCTGGGCCATGGTTCTCTGC-3’;IL-17:上游引物:5’-TTGCTGCTACTGAACCTGGAG-3’,下游引物:5’-GCATGGCGGACAATAGAG-3’。LightCycler? 480Q-PCR仪(Roche公司,美国)检测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Notch1、DLL4、IL-10和IL-17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Q-PCR反应条件为:94 ℃ 5 s,循环1次;94 ℃5 s,57 ℃ 15 s,72 ℃ 10 s,反应循环45次。Q-PCR检测结束后,按照 2-ΔΔCt计算Notch1、DLL4、IL-10和IL-17基因表达情况,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1.5 ELISA检测Notch1、DLL4、IL-10和IL-17蛋白的表达变化 用液氮分别将各组大鼠的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研磨至细粉状,加入350 μL RIPA裂解液溶解后电动匀浆30 s,将样品置于冰上,然后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冰超声20 min,8000 r·min-1、4 ℃离心20 min。离心后样品去沉淀,将上清转移至新的EP管中,各样品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使用多功能酶标仪(Perkin-Elmer公司,美国)检测各组样品的吸光度(A)值,通过用标准曲线法计算各组样品中Notch1、DLL4、IL-10和IL-17蛋白的表达。
1.6 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Treg细胞水平 分别取三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研磨后通过细胞筛进行细胞初滤,然后通过尼龙毛过滤收集总T淋巴细胞。-80 ℃冰箱取出cocktail细胞刺激液,37 ℃ 水浴解冻。加入6 μL的cocktail刺激液和4 μL的Golgistop蛋白转运抑制剂,移液器轻轻吹打混匀。用锡箔纸将EP管严密包裹避光,放入37 ℃、体积分数5%CO2培养箱中孵育5 h;孵育后首先进行细胞表面染色,然后用破膜溶液对细胞固定破膜后再进行胞内染色。染色结束后滤网过滤,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Th17、Treg细胞表达水平。
1.7 统计学分析 所有实验均重复三次,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经Levene检验方差齐。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大鼠眼部炎症表现及组织病理学变化 通过Genesis-D眼部照相机观察发现,NC组大鼠眼部未见虹膜血管扩张充血;EAU模型组大鼠免疫后12 d眼部炎症严重,表现为虹膜严重扩张充血,前房大量纤维蛋白渗出、粘连,瞳孔膜闭,积脓等症状(图1)。根据临床表现记录进行炎症评分,EAU模型组大鼠炎症评分为(3.30±0.52)分,LXD干预组大鼠炎症评分为(2.09±0.33)分,炎症明显轻于EAU模型组(P<0.05),仅表现为轻度虹膜血管充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NC组大鼠眼部组织结构清晰,无炎性细胞浸润;EAU模型组大鼠睫状体和视网膜内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眼组织结构紊乱、视网膜全层破坏;LXD干预组大鼠睫状体和视网膜仅表现为轻、中度炎性细胞浸润。



2.2 QT-PCR检测Notch1、DLL4、 IL-10及IL-17 mRNA表达水平 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EAU模型组大鼠各组织中Notch1、DLL4、IL-10及IL-17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为P<0.05);LXD干预组大鼠各组织中Notch1、DLL4及IL-17 mRNA的表达较NC组升高,但明显低于EAU模型组,且其IL-10 mRNA表达水平高于EAU模型组(图2)。



2.3 ELISA检测Notch1、DLL4、 IL-10及IL-17蛋白表达水平 ELISA检测结果显示,EAU模型组和LXD干预组大鼠免疫后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Notch1、DLL4、IL-10及IL-17的蛋白表达水平趋势与mRNA基本一致。与NC组大鼠相比,EAU模型组大鼠的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Notch1、DLL4 、IL-10及IL-17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为P<0.05);LXD干预组大鼠各组织中Notch1、DLL4及IL-17蛋白的表达较NC组升高,但明显低于EAU模型组,且其IL-10蛋白表达水平高于EAU模型组(图3)。



2.4 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Treg细胞表达水平 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Th17、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发现,与NC组的Th17、Treg细胞水平相比,免疫后EAU模型组大鼠中Th17/Treg比例显著增高、呈现不平衡表达(均为 P<0.05);经过LXD干预后,LXD干预组大鼠的Th17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reg细胞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h17/Treg比例趋向于平衡(均为P<0.05),见图4。



3 讨论
        Notch 信号通路是调节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通路,可通过调控nave CD4+ T 细胞的分化而影响T辅助(Th)细胞的比例平衡发挥作用[2]。Treg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紊乱、Th17/Treg细胞比例失衡均可导致葡萄膜炎的发生[5-6]。因此,Th17/Treg细胞比例异常在EAU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研究证实,葡萄膜炎患者发病过程中Th17/Treg细胞的表达呈不平衡状态,Th17细胞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在葡萄膜炎患者活动期均升高,而Treg细胞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均下降[7]。LXD可有效缓解EAU大鼠的前房炎症,减少炎性细胞浸润,保护眼组织超微结构的完整性,降低TNF-α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调节免疫状态,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恢复,有效维持眼局部免疫平衡,对EAU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8]。本研究结果发现,与NC组相比,免疫后12 d EAU模型组大鼠脾脏、淋巴结、眼组织中Notch1、DLL4 、IL-10及IL-1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Th17/Treg细胞比例明显失衡,提示Notch信号通路活化可能在葡萄膜炎病理机制中发挥作用;LXD可明显降低EAU大鼠组织中Notch1、DLL4及IL-17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减轻Th17/Treg细胞比例失衡,提示LXD可能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活化、调控nave CD4+T 细胞向Th17、Treg细胞分化、均衡Th17/Treg 细胞比例,进而发挥治疗葡萄膜炎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LXD干预Notch信号通路调节的nave CD4+ T细胞向Th17和Treg细胞的分化有关[9]
        EAU小鼠眼组织可表达Notch 1、Notch 2、Jag1和DLL4,Notch信号通过负调控EAU小鼠组织中Treg细胞的免疫功能加重EAU的发展[10]。药理学研究表明,LXD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淋巴细胞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一定的正向调节作用。白桦等[11]研究发现,LXD对带状疱疹患者的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表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有研究证实,LXD可通过多种途径在EAU的治疗中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12]。本研究结果表明,LXD可通过下调EAU大鼠眼组织、脾脏和淋巴结中Notch 信号通路中Notch1 和 DLL4 分子的表达、抑制Notch信号通路的活化,进而减少nave CD4+ T 细胞向Th17 细胞的定向分化,纠正Th17/Treg细胞比例失衡、促进全身和眼内免疫环境“双平衡”,从而达到治疗葡萄膜炎的目的。
        总之,LXD可显著抑制Notch信号通路的活化、改善Th17/Treg细胞比例平衡,从而有助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减轻EAU大鼠的炎症表现。本研究为临床应用LXD治疗葡萄膜炎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但其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