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新进展》  2017年1期 35-38   出版日期:2017-01-05   ISSN:1003-5141   CN:41-1105/R
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3b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是全球第一位的致盲眼病[1]。尽管其确切的发病机制还未阐明,但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损伤后修复不全可能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有研究表明,DNA甲基化调控DNA修复基因的表达可能与ARC的发生和发展有关[2-3]。人类DNA甲基化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s,DNMTs)基因包括3种类型:DNMT1、DNMT3a和DNMT3b。该家族基因在催化基因组DNA甲基化过程中起到不同的重要功能。我们近期研究发现DNMT3b基因在ARC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高表达导致DNA修复基因ERCC6低表达,从而导致其DNA修复能力减弱[4]。本研究旨在研究DNMT3b基因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 (rs2424908、rs6119954、rs2424932)在江苏汉族人群中与ARC的关联。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ARC组选择江苏眼病研究阜宁县基地人群ARC确诊患者[5](现场流行病调查工作于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进行)。晶状体混浊程度按LOCSⅢ分级系统进行分级[6]。入选标准:晶状体混浊;最佳矫正视力<0.5。排除标准:青光眼、高度近视、葡萄膜炎、外伤等原因引起的并发性白内障;双眼中任一眼为人工晶状体眼或无晶状体眼;患有糖尿病、肾脏疾病等全身性疾病以及视网膜疾病的ARC患者。对照组:同样来自上述同期江苏眼病研究阜宁县基地人群。入选标准:晶状体透明;最佳矫正视力≥0.5。排除标准:患有晶状体脱位、青光眼、葡萄膜炎等。两组均为本地汉族人群,四代内无血缘关系。家族中无ARC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采集外周静脉血。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t=0.2,P=0.84)、性别 (χ2=0.039,P=0.97)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两组匹配,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外周淋巴细胞基因组DNA制备 采用酚-氯仿-异戊醇法提取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美国GE公司)测定DNA浓度及纯度(A260/A280为1.7~2.0),符合扩增要求,DNA样本保存于-20 ℃。
1. 2.2 Tag SNP的选择 通过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 (HapMap)获得SNP位点基因型数据。运用HaploView软件分析并筛选出Tag SNP。遵循以下原则:(1)汉族人群中,稀有等位基因频率≥10%;(2)排除存在高度连锁不平衡性的突变位点(r 2≤0.8);(3)具有文献报道的14个位点(rs6087990、rs742630、rs2424908、rs2424909、rs1883729、rs6119954、rs1569686、rs2424914、rs4911259、rs6119285、rs998382、rs992472、rs2235758、rs2424932)。排除高度连锁不平衡后,最终选择了3个SNP进行关联研究(见表2)。

1.2.3 SNP分型 采用 TaqMan-MGB荧光探针法进行SNP分型。体外扩增目的基因,反应体系25.0 μL,取1.0 μL DNA模板(10 ng),12.5 μL 2×PCR反应液,1.0 μL TaqMan-MGB探针及引物,余下用去离子水补足。PCR反应条件:95 ℃预变性3 min;95 ℃" 变性30 s;60 ℃退火 30 s;72 ℃延伸 30 s,共 40个循环。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美国ABI公司)以双探针(VIC和FAM)荧光信号分别判定PCR产物中所含的野生位点和变异位点。每次检测设4个空白对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tata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结果的比较用t检验和χ2检验;组内SNP分布进行哈迪-温伯格平衡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HWE)检验;组间SNP分布的差别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经年龄、性别调整的比值比(odds ratio,OR)。使用HaploView4.2软件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WE检验结果 除rs2424908外,对照组和ARC组的HWE检验结果说明两组DNMT3b基因SNP位点基因型实际频数与理论频数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符合HWE定律。rs2424908位点排除出结果分析。
2.2 对照组和ARC组SNP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DNMT3b基因rs6119954位点,对照组稀有等位基因占33.57%,ARC组占32.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MT3b基因rs2424932位点,对照组稀有等位基因占7.72%,ARC组占8.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对照组和ARC组SNP基因型频率分布 位点rs6119954 的AA与AG、AA与GG、AA与(AG+GG)的频率在对照组与ARC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位点rs2424932的AA与AG、AA与GG、AA与(AG+GG)的频率在对照组与ARC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见表4)。

3 讨论
    ARC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倾向于该病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所导致的一类疾病。其中内源性及外源性的氧化物质导致的DNA损伤被认为在AR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DNA修复基因则在DNA损伤后的晶状体上皮修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遗传因素与ARC的关联一直是研究热点,尤其是功能区SNP对于基因表达的影响。同时,表观遗传学调控基因的表达不依赖DNA序列的改变,近年来在白内障发病机制中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7-8]。我们的研究也发现,作为表观遗传学重要组成部分——DNA甲基化及组蛋白修饰,在ARC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参与调控DNA修复基因的表达[2-4]
    DNMT3b基因在人类胚胎发育及调节基因的表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9],其定位于20号染色体q11.2,主要功能为催化DNA合成后重新获得甲基化。该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很多疾病特别是肿瘤疾病相关[10-11]。我们近期研究发现,DNMT3b基因高表达导致ERCC6基因启动子区DNA高甲基化,并且导致其表达下调[2]。该基因的SNP与疾病的关联已有许多研究[12-14]。近年来更多研究集中在基因功能区的SNP特别是3’-UTR。
    本研究中我们选择的DNMT3b 3个SNP位点中,2个定位于内含子区(rs2424908、rs6119954),1个定位在3’-UTR区(rs2424932)。HE等[15]研究发现,在汉族人群中rs2424908位点CT/CC基因型的表达可降低前列腺癌的风险。DUAN等[16]的研究也发现在亚洲人群中该位点CT/CC基因型的表达可降低结肠癌的患病风险。ZHENG等[17]研究发现该位点CC基因型的表达可同样能降低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的患病风险。但由于该位点在本研究涉及的人群中不符合HWE定律,所以未能进一步研究该位点与ARC发病之间的关联。ZHANG等[18]研究发现,rs6119954位点G等位基因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能与该病的患病风险相关。但在本研究中未能发现该位点与ARC的发病有关联。部分定位在基因3’-UTR的SNP为microRNA潜在的结合位点,从而调控目标基因的表达,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中我们所选择的rs2424932即定位于DNMT3b的3’-UTR,预测该位点为潜在的microRNA目标核心序列。但在很多研究中并未发现该位点与相关疾病有关联[19-21]。在本研究中我们同样也未能发现该位点SNP与ARC有关联。
    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尽管来源于流行病调查研究,避免了来自于医院患者所引起的选择偏倚,但是未能发现DNMT36基因的2个位点与ARC发病的关联,可能与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少,且纳入研究的位点较少有关。我们后续将扩大样本量,同时选择该基因其他SNP位点研究,为ARC的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