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新进展》  2024年5期 354-359   出版日期:2024-04-30   ISSN:1003-5141   CN:41-1105/R
连翘苷通过调控CTRP3表达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属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随着病情发展可导致失明或严重视力丧失[1-2]。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药物治疗DR,但治疗效果不佳,既往研究显示,中医药已广泛用于治疗DR,由于个体因素导致目前治疗方案无法满足患者需求,因而需要积极寻找新型治疗方案[3-4]。连翘苷(PHN)属于木犀科连翘属,具有抗菌、抗凋亡等作用,可促进衔接因子蛋白表达,抑制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5]。但PHN在DR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尚未完全阐明。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属于脂肪因子,与机体糖脂代谢异常有关,可参与DR发生发展过程[6]。目前国内外关于PHN在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方面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采用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构建DR细胞模型,探讨PHN对细胞损伤的影响,并分析其对CTRP3表达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揭示PHN在DR治疗中的潜在作用机制奠定实验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合肥万物生物公司),PHN(纯度≥98%,西安汇林生物公司),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蛋白提取试剂盒(武汉艾美捷科技公司),Trizol试剂(美国Invitrogen公司),反转录试剂盒、荧光定量PCR试剂盒(武汉科昊佳公司),兔抗人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蛋白(Bax)、CTRP3抗体(武汉亚科因生物公司),山羊抗兔辣根过氧化物酶(IgG)二抗(上海子起生物公司),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检测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空载体(pcDNA)、CTRP3过表达载体(pcDNA-CTRP3)、慢病毒短发夹RNA的阴性对照(sh-NC)、CTRP3的慢病毒短发夹RNA(sh-CTRP3)(上海吉玛公司),LipofectamineTM 3000 Transfection Reagent试剂(北京索莱宝公司)。Spectramax iD多功能酶标仪(浙江美谷生物公司),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仪、Attune NxT流式细胞仪(美国Thermo Fisher公司)。
1.2 方法
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常规培养于DMEM培养基,选取含有5.5 mmol·L-1葡萄糖的DMEM培养基培养的细胞为Con组。用含有30.0 mmol·L-1葡萄糖的DMEM培养基培养的细胞为HG组[7]。参照文献[8],先分别用1 μmol·L-1、10 μmol·L-1、100 μmol·L-1 PHN处理48 h后收集细胞,然后用含有30.0 mmol·L-1葡萄糖的DMEM培养基处理48 h,分别记为HG+PHN-L组、HG+PHN-M组、HG+PHN-H组。参照LipofectamineTM 3000 Transfection Reagent试剂说明书进行转染,分别将pcDNA、pcDNA-CTRP3转染至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48 h,收集细胞后用含有30.0 mmol·L-1葡萄糖的DMEM培养基培养48 h,分别记为HG+pcDNA组、HG+pcDNA-CTRP3组。采用LipofectamineTM 3000 Transfection Reagent试剂,分别将sh-NC、sh-CTRP3转染至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48 h,收集细胞后用含有100 μmol·L-1 PHN、30.0 mmol·L-1葡萄糖的DMEM培养基培养48 h,分别记为HG+PHN-H+sh-NC组、HG+PHN-H+sh-CTRP3组。
1.3 观察指标
1.3.1 检测各组细胞MDA 、SOD 、GSH-Px 水平

收集1.2中各组培养48 h的细胞培养上清液,按照相应试剂盒说明书分别检测MDA(硫代巴比妥酸法)、SOD(黄嘌呤氧化酶法)、GSH-Px(比色法)水平。
1.3.2 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
收集各组培养48 h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常规离心后弃上清,加入500 μL Binding Buffer悬浮细胞,按照凋亡检测试剂盒及Attune NxT流式细胞仪操作说明检测细胞凋亡率。
1.3.3 检测各组细胞CTRP3 mRNA相对表达量
采用Trizol法提取各组细胞总RNA,参照反转录试剂盒说明书合成cDNA,qRT-PCR扩增反应体系:SYBR Green Master Mix 10 μL,正向和反向引物各0.8 μL,cDNA 2.0 μL,无菌无酶水(ddH2O)补足体系至20 μL,采用2-ΔΔCt法计算CTRP3 mRNA相对表达量。
1.3.4 检测各组细胞蛋白表达水平
各组细胞提取细胞总蛋白,蛋白高温变性,取30 μg变性蛋白进行SDS-PAGE,分离蛋白后转移至PVDF膜,分别加入Bax(1∶800)、Bcl-2(1∶800)、CTRP3(1∶800)一抗和内参GAPDH抗体(1∶2 000),4 ℃孵育过夜,加入IgG二抗稀释液(1∶3 000),37 ℃孵育1 h,曝光显影,应用ImageJ软件分析各条带灰度值。
1.3.5 检测各组细胞活性
分别采用1 μmol·L-1、10 μmol·L-1、100 μmol·L-1PHN处理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48 h后收集细胞,分别设为PHN-L组、PHN-M组、PHN-H组,分别取Con组、PHN-L组、PHN-M组、PHN-H组细胞接种于96孔板(每孔1×104个细胞),培养48 h后每孔加入20 μL MTT,37 ℃下孵育4 h,加入150 μL 二甲基亚砜,采用Spectras Max Plus微孔板读取器检测每孔吸光度(OD)值,并计算细胞活性=OD实验组/ODCon组×100%,实验组分别为PHN-L组、PHN-M组、PHN-H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且均符合正态分布,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PHN对各组细胞活性的影响
Con组、PHN-L组、PHN-M组、PHN-H组细胞活性分别为(100.00±0.00)%、(98.76±10.93)%、(96.55±11.64)%、(95.37±12.43)%,4组间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PHN对各组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Con组、HG组、HG+PHN-L组、HG+PHN-M组、HG+PHN-H组间细胞MDA、SOD、GSH-Px水平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Con组比较,HG组细胞MDA水平升高,SOD、GSH-Px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与HG组比较,HG+PHN-L组、HG+PHN-M组、HG+PHN-H组细胞MDA水平均降低,SOD、GSH-Px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且MDA水平:HG+PHN-H组<HG+PHN-M组<HG+PHN-L组,SOD、GSH-Px水平:HG+PHN-H组>HG+PHN-M组>HG+PHN-L组(均为P<0.05)(表1)。



2.3 PHN对各组细胞凋亡的影响
Con组、HG组、HG+PHN-L组、HG+PHN-M组、HG+PHN-H组间细胞凋亡率、Bax蛋白水平、Bcl-2蛋白水平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Con组比较,HG组细胞凋亡率、Bax蛋白水平均升高,Bcl-2蛋白水平降低(均为P<0.05);与HG组比较,HG+PHN-L组、HG+PHN-M组、HG+PHN-H组细胞凋亡率、Bax蛋白水平均降低,Bcl-2蛋白水平升高(均为P<0.05),且细胞凋亡率、Bax蛋白水平:HG+PHN-H组<HG+PHN-M组<HG+PHN-L组,Bcl-2蛋白水平:HG+PHN-H组>HG+PHN-M组>HG+PHN-L组(均为P<0.05)(图1、图2、表2)。










2.4 PHN对各组细胞CTRP3表达的影响
Con组、HG组、HG+PHN-L组、HG+PHN-M组、HG+PHN-H组间细胞CTRP3 mRNA及蛋白水平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Con组比较,HG组细胞CTRP3 mRNA及蛋白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与HG组比较,HG+PHN-L组、HG+PHN-M组、HG+PHN-H组细胞CTRP3 mRNA及蛋白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且CTRP3 mRNA及蛋白水平:HG+PHN-H组>HG+PHN-M组>HG+PHN-L组(均为P<0.05)(图3、表3)。







2.5 CTRP3过表达对细胞损伤的影响
与HG+pcDNA组比较,HG+pcDNA-CTRP3组细胞凋亡率、MDA水平、Bax蛋白水平均降低,SOD水平、GSH-Px水平、CTRP3蛋白、Bcl-2蛋白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表4、图4、图5)。









2.6 干扰CTRP3表达联合PHN对细胞损伤的影响
与HG+PHN-H+sh-NC组比较,HG+PHN-H+sh-CTRP3组细胞凋亡率、MDA水平、Bax蛋白水平均升高,SOD水平、GSH-Px水平、CTRP3蛋白、Bcl-2蛋白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图6、图7、表5)。










3 讨论
DR发病机制可能与基因异常表达、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过度凋亡、氧化应激反应、炎性水平、糖脂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等有关[9-11]。若DR未得到及时治疗可导致视力降低甚至失明,因而寻找安全可靠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PHN可抑制神经元细胞氧化应激、凋亡等[12]。PHN可减轻脑组织病理改变,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活性氧生成、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减轻创伤性脑损伤[13]。PHN可抑制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活化,降低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并可促进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进而缓解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肾损伤[14]。PHN可抑制氧化应激反应、神经细胞凋亡,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15]。由此推测,PHN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减轻细胞损伤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HG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中MDA水平升高,SOD、GSH-Px水平降低,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16]。本研究发现,不同剂量PHN处理后MDA水平降低,SOD、GSH-Px水平升高,提示PHN可激活抗氧化系统。本研究结果显示,HG处理后细胞凋亡率、Bax蛋白水平升高,而Bcl-2蛋白水平降低,这与既往研究报道相似[17]。DR发生过程中炎性因子可引发级联反应,促使细胞非程序性凋亡。本研究发现,采用PHN处理后可减弱细胞凋亡能力,提示PHN可改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状态,促凋亡基因水平下降,抑凋亡基因水平升高。结合既往研究推测,PHN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PPARγ通路、TLR4通路等发挥抗炎、抗凋亡作用,进而保护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CTRP3属于抗炎因子,可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相关促炎通路,促进脂联素等抗炎因子表达,并可抑制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活化,介导多条途径发挥抗炎作用,以此减轻心肌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18]。CTRP3在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中表达下调,上调其表达可增强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力,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增强SOD、GSH-Px活性,并可上调Bcl-2水平,其可能调节AMPK/Nrf2/ARE途径[19]。氧-葡萄糖剥夺/再灌注(OGD/R)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CTRP3呈低表达,可抑制细胞凋亡,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其可能通过调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信号通路改善OGD/R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屏障功能障碍[20]。本研究结果显示,HG处理后细胞中CTRP3 mRNA和蛋白呈低表达,而使用PHN处理后CTRP3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升高,提示PHN可能通过上调CTRP3表达进而发挥抗炎、抗凋亡作用。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本研究针对CTRP3分别进行过表达、干扰表达处理,结果发现,CTRP3过表达可降低HG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水平,抑制细胞凋亡,而干扰其表达可减弱PHN对HG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提示PHN可能通过调节CTRP3表达而减轻HG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4 结论
PHN处理HG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后,可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凋亡水平,并可上调CTRP3表达,其对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CTRP3表达有关,但关于其通过哪种途径调节CTRP3表达尚需进一步探究,同时在细胞实验方面需要深入探讨相关信号通路的变化,并进行相关实验进一步验证信号通路的潜在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