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新进展》  2024年4期 297-301   出版日期:2024-04-05   ISSN:1003-5141   CN:41-1105/R
角膜塑形镜对不同类型近视性屈光参差儿童控制效果


屈光参差指同一个体两眼屈光度不同的屈光状态,通常定义为双眼等效球镜度(SE)差值≥1.00 D[1]。国内儿童的屈光参差发病率为5.3%~7.0%[2]。随着年龄的增长,屈光参差的程度会增加[3]。研究表明,角膜塑形镜可以平衡双眼视力,控制近视进展,降低屈光参差值,是一种理想的近视屈光参差患儿矫正方法[4-5]。虽然角膜塑形镜对近视治疗有效,但不同患者的效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别。有研究表明,单纯近视屈光参差患儿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可有效减少双眼屈光参差的程度及戴镜眼的近视进展[6],Tsai等[7]研究表明,在复合近视屈光参差患儿中,角膜塑形镜可降低屈光参差程度,稳定近视发展。本研究旨在分析角膜塑形镜对不同类型近视性屈光参差患儿眼轴伸长的影响。为不同类型近视性屈光参差患儿制定精准的近视防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1月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眼科验配角膜塑形镜并且随访资料完整的近视性屈光参差患儿(双眼SE差值≥1.00 D)99例纳入研究,其中男48例,女51例,年龄8~16岁。所有患儿依据屈光参差类型分为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组(39例)(戴镜前双眼中一眼为近视,对侧眼非近视,双眼屈光度差值≥1.00 D)与复合近视性屈光参差组(60例)(戴镜前双眼均为近视,双眼屈光度差值≥1.00 D)。在两组内进行亚组分组:依据双眼间屈光参差量分为单纯近视性高屈光参差亚组(18例)(戴镜前双眼中一眼为近视,对侧眼非近视,双眼屈光度差值≥2.50 D)与单纯近视性低屈光参差亚组(21例)(戴镜前双眼中一眼为近视,对侧眼非近视,1.00 D≤双眼屈光度差值<2.50 D);复合近视性高屈光参差亚组(29例)(戴镜前双眼均为近视,双眼屈光度差值≥2.50 D)与复合近视性低屈光参差亚组(31例)(戴镜前双眼均为近视,1.00 D≤双眼屈光度差值<2.50 D)。各组内将屈光度数较高眼设为高度数眼,对侧屈光度数较低眼设为低度数眼。患儿纳入标准:(1)年龄8~16 岁;(2)双眼SE范围0~-6.00 D;(3)双眼最佳矫正视力≥1.0;(4)可以保证每晚配戴角膜塑形镜8~10 h;(5)无眼部外伤史、手术史;(6)无急、慢性眼部炎症病史,如角结膜炎、泪液异常等;(7)可按照医嘱认真护理镜片,定期规范复查;(8)未使用0.1 g·L-1阿托品、红光等其他干预近视进展的药物或治疗措施;(9)随访资料完整。本研究遵循《 赫尔辛基宣言》,经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患儿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角膜塑形镜的验配

所有验配前检查均符合条件的患儿,根据患儿的角膜平坦K值进行试戴片选择,试戴0.5 h,根据镜片的活动度和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确定试戴片是否合适,及时调整试戴片。最后根据试戴片的片上验光,确定镜片的最终参数。角膜塑形镜采用夜间配戴方式,患者每天晚上配戴时间8~10 h。
1.2.2 仪器及检测方法
研究开始时对患儿进行屈光度、眼轴长度以及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角膜内皮、眼压及眼部健康的检查。屈光度检查:患者处于静坐位,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滴双眼,每5 min进行1次,共4次,之后闭眼等待30 min后进行验光检查。8 h后进行综合验光,以最好视力的最低屈光度数为标准。眼轴长度以及角膜厚度检查:使用IOLMaster700检测,每眼测3次,取平均值。角膜地形图检查:测量沿平坦和陡峭的子午线的模拟角膜曲率测量读数,角膜陡峭K值与平坦K值的平均数记为角膜平均K值(D),使用TMS-4检测。角膜内皮检查:使用Topcon SP-3000P检测。眼压检查:使用Canon TX-20非接触式眼压计检测,正常眼压范围为10~21 mmHg(1 kPa=7.5 mmHg)。眼部健康检查:采用数码裂隙灯观察患者眼前节情况。
1.2.3 随访及观察指标
在随访过程中进行眼轴长度检测,患儿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的第1天、1周、2周、1个月及之后每3个月进行复查。复查内容包括:视力检查、角膜地形图、眼表健康等检查。1年后进行眼轴长度检查。其间如有任何不适,立即停戴镜片并且就医。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使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采用x?±s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分析各组眼部生物参数及眼轴长度的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屈光参差程度与双眼眼轴变化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屈光参差程度与双眼眼轴变化的相关性关系。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戴镜前各组内高度数眼与低度数眼之间生物参数比较
两组患儿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各组内高度数眼与低度数眼之间眼压、角膜内皮、角膜平均K值、角膜直径、角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组患儿高度数眼屈光度与低度数眼屈光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近视性屈光参差组患儿高度数眼屈光度与低度数眼屈光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儿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各组内高度数眼与低度数眼间眼轴长度变化
配戴角膜塑形镜1年后,两组患儿双眼眼轴长度均增长,且均表现为高度数眼的眼轴长度增长量低于低度数眼。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组中,戴镜1年后高度数眼眼轴长度增长量低于低度数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近视性屈光参差组中,戴镜1年后高度数眼眼轴长度增长量低于低度数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戴镜前及戴镜1年后,两组患儿高度数眼眼轴长度均大于低度数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表2)。
2.3 两组患儿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双眼间眼轴长度差值的比较
两组患儿均表现为戴镜1年后双眼间眼轴长度差值缩小。其中,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组患儿戴镜前双眼眼轴长度差值[(1.01±0.52)mm]大于戴镜后双眼间眼轴长度差值[(0.79±0.56)mm],双眼眼轴长度差异量减少约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5,P<0.05);复合近视性屈光参差组患儿戴镜前双眼眼轴长度差值[(0.60±0.06)mm]大于戴镜后双眼间眼轴长度差值[(0.55±0.05)mm],双眼眼轴长度差异量减少约 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59,P<0.05)。在戴镜前及戴镜1年后,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组患儿双眼间眼轴长度差值较复合近视性屈光参差组均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03、2.670,均为P<0.05)。


2.4 两组患儿亚组戴镜前后双眼眼轴长度差值变化比较
戴镜前,单纯近视性高屈光参差亚组与复合近视性高屈光参差亚组患儿双眼眼轴长度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近视性低屈光参差亚组患儿双眼眼轴长度差值较复合近视性低屈光参差亚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1年后,单纯近视性高屈光参差亚组患儿双眼眼轴长度差值较复合近视性高屈光参差亚组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近视性低屈光参差亚组患儿双眼眼轴长度差值较复合近视性低屈光参差亚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近视性高屈光参差亚组患儿与单纯近视性低屈光参差亚组患儿戴镜前后双眼眼轴长度差值变化量均分别大于复合近视性高屈光参差亚组与复合近视性低屈光参差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表3)。


2.5 两组屈光参差程度与双眼眼轴长度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组与复合近视性屈光参差组中,屈光参差程度与戴镜前后1年双眼间眼轴长度变化量均呈正相关(r=0.423、0.510,均为P<0.05)。以屈光参差程度为自变量,眼轴长度为因变量,建立线性方程。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组中,戴镜前双眼间屈光参差量(X)与1年内双眼间眼轴长度变化量(Y)的线性关系为Y=0.060+0.116XR2=0.179,P<0.05),复合近视性屈光参差组中,戴镜前双眼间屈光参差量(X)与1年内双眼间眼轴长度变化量(Y)的线性关系为Y=0.008+0.075XR2=0.260,P<0.05)(图1)。



3 讨论
随着近视性屈光参差患病率的不断上升,屈光参差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屈光参差的发生机制被认为是儿童期正视化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眼轴不对称延长[8-9]。Vincent等[10]认为,近视性屈光参差过大的双眼在眼压、角膜厚度及双眼近距离工作时的调节和集合上均有差异。在近视性屈光参差相关研究中,眼轴的长度也被视为评价近视进展中最重要的指标[11]。在本研究中,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组与复合近视性屈光参差组患儿屈光参差程度与戴镜后1年双眼间眼轴长度变化量均呈正相关。Xu等[12]和Prssinen等[13]的研究也显示,屈光参差与双眼眼轴长度间的差异具有相关性,这提示眼轴长度的变化可以更好地反映屈光参差的状态以及变化情况。
角膜塑形镜在控制近视进展以及眼轴增长方面的效果已经被认可[14-15],既往已有多项研究证明,单眼或双眼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可减小双眼SE和眼轴长度的差异,从而减小屈光参差的程度,提供更好的矫正效果[7,16]。但少有研究探讨单眼近视与双眼近视的矫正差异,本研究将单、双眼近视屈光参差分别设置为单纯性与复合性,以探讨单眼近视与双眼近视配戴角膜塑形镜的矫正差异。本研究显示,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组和复合近视性屈光参差组显示高度数眼患儿的眼轴增长均低于低度数眼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hen等[17]研究显示,角膜塑形镜在控制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中,对近视度数较高眼有相对好的控制效果。在另一项研究中,Zhong等[18]研究表明,在双眼屈光参差并且配戴角膜塑形镜的儿童中,低度近视眼的眼轴延长大于高度近视眼。本研究结果与以上学者的研究基本一致。无论是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还是复合近视性屈光参差,角膜塑形镜对高度数眼的眼轴延长均有更好的延缓作用。
本研究将两组患儿的戴镜前后双眼眼轴长度差值进行对比,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年龄,用眼环境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在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组中,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组戴镜前双眼眼轴长度差值大于戴镜1年后双眼间眼轴长度差值,双眼眼轴长度差异量减少约21.8%。这与Tsai等[19]学者对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进行的一项回顾性研究结果相似,其分析24个月后患者眼轴长度的变化,结果显示,患者双眼间眼轴长度差值从基线水平(0.83±0.45)mm减少至(0.59±0.49)mm,双眼眼轴长度差值减少了约28.9%,证实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能减少双眼屈光参差的程度。本研究中,复合近视性屈光参差组戴镜前双眼眼轴长度差值大于戴镜后双眼间眼轴长度差值,双眼眼轴长度差异量减少约8.3%,说明角膜塑形镜对复合近视性屈光参差眼轴延长也有一定的延缓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角膜塑形镜对于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的控制效果优于复合近视性屈光参差。
本研究进一步分别将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组和复合近视性屈光参差组的高屈光和低屈光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单纯近视性高屈光参差亚组与单纯近视性低屈光参差亚组戴镜前后双眼眼轴长度差值变化量均分别大于复合近视性高屈光参差亚组与复合近视性低屈光参差亚组。结合上段所述,这些结果似乎可以说明角膜塑形镜对于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的控制效果优于复合近视性屈光参差,推测可能与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组患儿对侧眼为非近视眼,其作为主导眼的作用或调节功能较近视眼更强所致;也可能是因为单眼配戴角膜塑形镜后,非近视眼的近视发展未受到明显遏制,且戴镜前戴镜眼近视度越高其对侧非戴镜眼的近视进展越快[20],导致双眼参差度减小所致,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探讨。另外,Fu等[21]研究显示,对于复合近视性屈光参差的儿童,角膜塑形镜可以控制双眼眼轴以相同的速度增长,但随访1年后发现不能降低双眼屈光参差值。本研究结果与其不同,原因可能是由于Fu等[21]研究招募的是屈光参差值相对较小的受试者,这可能导致双眼间屈光度的差异较小,导致角膜塑形镜片在屈光参差控制中的效果欠佳。
4 结论
对于近视性屈光参差的患儿,角膜塑形镜可有效地减少双眼眼轴长度的差异,且对于单纯近视性患儿屈光参差的控制效果优于复合近视性屈光参差患儿。研究中还应关注双眼近视与单眼近视的差异性,在角膜塑形镜的配戴中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更好的矫正效果。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的样本数量较少且随访时间短,有可能限制结果的推广。今后将纳入更多研究对象,增长随访时间,以更好地评估角膜塑形镜对于屈光参差患儿的疗效。